老子比较精辟的十句话及解析:
一、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
- 含义: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“道”,不是永恒不变的“道”;可以用名称来称呼的“名”,不是永恒不变的“名”。
二、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
- 含义:有和无相互对立而产生,难和易相互对立而形成,长和短相互比较而显现,高和下相互依存而存在,音与声相互应和而和谐,前和后相互跟随。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思想,事物都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,彼此在对比中才有各自的意义,启示人们看待事物不能片面。
三、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
- 含义:天地无所谓仁爱,把万物当作刍狗,任其自然生长或消亡;圣人无所谓仁爱,把百姓当作刍狗,让百姓自己发展。这里并不是说天地和圣人残酷,而是强调一种自然无为的状态,不刻意干预,遵循自然规律。
四、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
- 含义: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。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,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,所以最接近于“道”。倡导人们要像水一样有包容、利他、不争的品德,这种品德是高尚且符合自然之“道”的。
五、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。揣而锐之,不可长保。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;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功遂身退,天之道也。
- 含义:执持盈满,不如适时停止;显露锋芒,锐势难以保持长久。金玉财宝堆满屋子,没有谁能长久守住;富贵而又骄纵,定会给自己带来灾难。功成名就之后,不再贪恋权位,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做法。告诫人们要懂得知足、收敛,避免过度贪婪和骄傲带来的祸患。
六、五色令人目盲;五音令人耳聋;五味令人口爽;驰骋畋猎,令人心发狂;难得之货,令人行妨。
- 含义:缤纷的色彩,使人眼花缭乱;嘈杂的音调,使人听觉失灵;丰盛的食物,使人舌不知味;纵情狩猎,使人心情放荡发狂;稀有的物品,使人行为不轨。提醒人们要警惕过度的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对身心和品德的损害。
七、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
- 含义: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,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。意在说明人们往往过于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,而这种在意会给自身带来不安,应保持一种超脱的心态。
八、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溪。为天下溪,常德不离,复归于婴儿。
- 含义:深知什么是雄强,却安守雌柔的地位,甘愿做天下的溪涧。甘愿作天下的溪涧,永恒的德行就不会离失,从而回归到婴儿般纯真质朴的状态。教导人们要懂得示弱、内敛,保持质朴的品德。
九、大道废,有仁义;智慧出,有大伪;六亲不和,有孝慈;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
- 含义:大道被废弃了,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;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,伪诈才盛行一时;家庭出现了纠纷,才能显示出孝与慈;国家陷于混乱,才能见出忠臣。反映了老子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,事物的两面性在社会伦理道德等层面的体现,也暗示了理想状态下应遵循自然..